2014世界杯决赛_国足进过世界杯吗 - hntink.com

洛宁非遗故事之伶伦制管乐

黄帝称赞着并又从人群中挑选了七个精干的小伙。他把这八个人叫到一起,说:“从明天起,你们八个人按照东、南、西、北,东北、东南、西北、西南,八个方向,沿着各自的方向走,去寻找最好的材料,制造天下最好的乐器,演奏出天下最美妙的声音。”

伶伦和伙伴们接受了任务,心里非常高兴。第二天一早,他们各自带上斧子和刀子就出发了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,小伙子们也一个个陆续归来,他们有的在山上找到了梨木或紫檀木,把它削得又光又滑,做成梆子,打起节拍来清脆响亮;有的跑到山林里采摘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子,放到口中一吹,发出又尖又亮的声音;有的把嫩树枝的皮拧下来一段,把一头掐得扁扁的,放在口中吹起来比树叶子更好听;有的在兽骨上挖几个小孔,用嘴吹奏……黄帝听了他们的演奏点头称赞,但总觉得不满意。他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伶伦的小伙子身上,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,却不见伶伦的踪影。

伶伦到哪儿去了呢?

原来,伶伦自从接受了任务后,按照黄帝规定的“洛出书处”的方向,沿洛河一路向西,路上吃尽了苦头,当他来到了洛宁西长水洛神庙,找到了当地的“河洛响器”班子,大家听说他是黄帝派来的,十分热情的好吃好喝招待他,吃饱喝足以后,伶伦让大家给他展示“河洛响器”,但那威武雄壮的响器敲击声,并没有引起伶伦的兴趣,他转眼发现有几个天真可爱的小娃子从竹园里跑出来,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制的竹筒抽拉笛,吸引了他的注意,伴随着“嘀嘀嗒嗒”的响声和“咚咚呛呛”的响器敲击声,伶伦拍手叫喊“找到了,我找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了”!

他这么一惊叫,大伙手中的响器戛然而止,都认为伶伦脑袋出了问题。

他问娃子们:“这玩艺是谁做的?”

娃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:“是龙头山上响器老爷爷给我们做的。”

伶伦顺着孩子们指的方向看过去,只见龙头山顶有一老者,坐在一块巨石上,双手握着一根直直的棍子,一头对着嘴,一头斜朝着下方,隐隐约约顺风飘过来一缕悠扬的乐声。

伶伦再也沉不住气了,二话没说,朝着老人就飞奔过去。崎岖的山道崴着了他的脚,他感觉不到疼痛;路旁的荆棘划破了他的脸,他也感觉不到疼痛;饥饿,疲劳……他全然不顾。此时此刻,他的心里,只装着乐器、音乐,音乐、乐器……

他终于跑到了山顶,来到了老人跟前,累得上气不接下气。他刚要向老人施礼问话,只觉得眼前一黑,身子就向前倒了过去。老人连忙起身前迎,伶伦正巧倒在了他的怀里。

伶伦醒过来时,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石板炕上。炕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毛草,十分松软。多日来,他是第一次睡这么好的铺,睡这么熟的觉。他的眼睛突然睁开,炯炯有神,眉宇间透出一股聪慧英俊之气。他与床边的老人对视着,对视着……,猛然,伶伦一下子扑进老人的怀中,像旱裂的土地遇到了甘泉,像受尽磨难的孩子遇到了亲娘,伶伦的整个身子颤抖着,发出了“呜呜”的哭声。

这时候老人也不劝阻,只是把他抱在怀中,让这位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年轻人把饱藏在心底的辛酸和苦楚、欣喜与快乐释放出来。

良久,伶伦抬起头来,继续向老人述说自己艰辛的经历。老人被伶伦执著的精神感动了,感到两人心有灵犀,是世上少见的知音。于是,你一言,我一语,说长道短,不知不觉,一天就过去了。

晚上,伶伦问起老人白天拿的是什么乐器,用什么材料做成的,吹的是什么曲子?老人一一作了回答。原来自“三皇”以来,人们世世代代就在这儿生息繁衍。这儿的人们很早就喜爱音乐,喜欢歌唱。他们每年秋后种罢庄稼,就擂起河洛响器、舞灯、耍狮子、跑旱船、踩高跷,唱花鼓戏,他们用竹子做成竖笛,演奏欢快的曲子,能引来凤凰;吹奏悲伤的曲子,能感动苍天。最后,老人说:“自从盘古开天地,咱这儿就盛产竹子。竹子这材料,皮坚质硬,中有空隙,做成吹奏的管子,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,格外动听。不过,南方湿气大,长出的竹子太绵,发出的声音不够清脆、嘹亮;再往北气候干燥,长出的竹子过燥,发出的声音不够圆润。咱这儿南有熊耳、北有崤山,中间又有洛河水滋润,因此长出的竹子既有南国之圆润,又有北国之高亢,做成乐器,奏出的声音尤其好听。咱这里就要数嶰谷的竹子最好了,那里的竹子做成乐器,可真是天下第一啊!”

老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,然后拍着伶伦肩膀说:“小伙子,别着急,嶰谷离这里东南方向不过三十多里地,一小会的功夫就到了。”

伶伦听了老人的话,晚上躺在炕上,千头万绪涌上心头。他想到自己付出的艰辛即将得到回报,想到竹子带回去以后怎样教大家制成乐器,想到制成乐器后能演奏出黄帝喜欢的乐曲,想到人们听到这美妙的乐曲后,愉快欣喜的情景…但最后,他想得最多的还是第二天早上如何早点上路,尽快把竹子砍回来…

第二天,伶伦按照老人的指点,淌过洛河,又走了二三十里找到了嶰谷。这里,竹如绿海望不到边,秋风吹起,波翻浪卷,风景秀丽,气候宜人。画眉、竹鸡、百灵你叫我也叫,你唱我也唱,悠扬婉转,竞歌放喉,组成了一曲天然的大合奏。伶伦不禁暗想,我一定要用嶰谷的竹子制出最好的乐器,演奏出这百鸟争鸣般动听的乐章。

伶伦来到竹园里,按照老人的指点,专找背阴处,挑选那些通身笔直、皮子发白的老竹子,然后掐头去尾,留下中间的一段。这些竹子粗细适当,厚薄适度,竹质坚硬细密。伶伦砍砍截截,累得满头大汗,直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,才满载而归。

回到住处,伶伦把竹管或长或短,割成一段一段,然后放进笼里蒸,蒸过之后,再放在阴凉通风处风干。如此反复的蒸蒸凉凉,凉凉蒸蒸,经过“九蒸九干”,做成的乐器,才不容易崩裂。在钻孔时,他大胆细心,为了找准音孔的大小、多少和远近,茶不思,饭不想。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试验,手上不知割了多少道血口,扎了多少根竹刺,才制作出了更理想的乐器。这种乐器,音域更加宽广,音色更加纯正,这种乐器就是以后人们口中的“箫”。后来,他又经过多次试验,在竹管的一端加了个塞子,变竖吹为横吹,人们把它叫作“横吹”,现在叫作“横笛”。

箫和笛,声音虽然动听,但一根管子的声音听起来毕竟显得单薄不厚实,因此他又开动脑筋把多根竹管,按照粗细长短,发音高低进行搭配,然后固定起来,或吹或吸,都能发音,并且都是“三和声”或“多合声”,声音既悠扬又浑厚。后来人们把这种乐器叫作“笙”。

伶伦把这些乐器制成以后,拿到了黄帝那里。一演奏,黄帝高兴地连连说:“好,这才是我心目中的乐器。”他马上挑选了一些精明的小伙,让伶伦领着进行排练。

开始,因为大家的演奏技术太差,乐器的调子又不一致。乐器一响,噪音盈天。据说,有一天黄帝骑马路过那里,把马惊得乱蹦乱跳。黄帝一不小心,从马背上摔了下来。但是他起来后,并没有责怪伶伦,反而拍着伶伦的肩膀说:“伶伦啊,你们一定能够练好的。”

伶伦听了黄帝的话,信心更足了。合奏时,他把调子高低一致的乐器集中起来,让大家演奏。这样。听起来就悦耳多了。

一天天过去了,他们的演奏技巧不断提高。慢慢的,小孩子们围过来了,打罢猎和干完农活的人们也围过来了,连落在树上的小鸟也不叫了,仿佛在竖着耳朵倾听。终于有一天,他们在演奏伶伦创作的一首乐曲时,突然飞来两只巨鸟,落在训练场旁边的大树上。鸟的翅膀又宽又长,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。乐手们忘情地演奏,两只鸟落在一旁的大树上,侧耳细听。后来黄帝知道了,高兴地告诉他们:“你们演奏的乐曲把凤凰引来了,这可是吉祥的兆头啊!”从此,他们练得更加刻苦,演奏得更加认真,技术也更加娴熟了。

奇怪的是,他们每次演奏,凤凰都落在大树上静静地听,演奏结束后,又悄悄地飞走。突然有一天,两只凤凰听完演奏后,就鸣叫起来,声音一声比一声高,十分好听。伶伦瞪着双眼,侧着耳朵,一动不动,认真听着,只听到凤叫了六声,凰也叫了六声,就都飞走了。

之后,伶伦反复思索,仔细琢磨。他发现凤和凰的每一声叫唤都表示着一个音阶。十二声叫唤正好是十二个音阶。以每个音阶作基调,就可组成十二个调门。后来,伶伦把这十二个调门分成六律和六吕。凤的六声为六律,属阳,即:黄钟、太簇、姑洗、蕤宾、夷则、无射;凰的六声为六吕,属阴,即:大吕、夹钟、仲侣、林钟、南吕、应钟。

自从掌握了这十二种调门以后,乐手在伴奏时就可以根据演唱者的嗓子自由定调了。如果演奏乐曲,则可根据曲子所表现的情绪,或高或低确定调门。这此后,只要伶伦的乐队一演奏,百官都来聆听,万民齐来瞻仰。成群的凤凰也结队而至。它们的翅膀随着乐曲的节拍翩翩起舞,展现着“凤凰来仪”的盛况。

黄帝对伶伦的工作非常满意,命他负责全国的乐器制造、乐曲创作和重大演出活动,并命嶰谷的百姓每年向国家进献“贡竹”,以代“贡粮”。后来,他还给伶伦配了个叫大荣的副手。伶伦和副手一起铸造了十二口铜钟。这副铜乐钟,可以很轻松地演奏任意一种调门。

时光如梭,一转眼伶伦老了。他两鬓斑白,脸上布满了皱纹。突然有一天,他特别想念他的启蒙老师,那个在龙头山脚下居住的老人。他要去向老师汇报这些年来他的乐器制作和音乐创作情况。当他匆匆赶到龙头山脚下时,人们正在埋葬他的老师。只见一堆刚刚拢起的新土,却再也看不见老人和善的面容。人们在坟头栽的小柏树在风中摇曳着,好像是老人在热情地向他招手。伶伦顿时转悲为喜,顺手掏出自己制作的箫和笛,忘情地为老师演奏着。谁知,一首曲子奏完,小柏树就使劲点头招手。伶伦想,这一定是老人在天有灵。从此,晚上他就住在老人生前的石炕上,白天就去给老师演奏。

伶伦觉得,自从回到这里——龙头山下——老师的身边,自己似乎变得年轻了,演奏起来激情迸发,得心应手,浑身似有无穷的力量,美妙的乐声浮着洛水,驾着白云,一直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,好似将伶伦的思念带到了老师的身边。

编排:马晨曦 审核:雷祎 审发:张宏

下方👇点赞+在看,安排一下吧!

往/期/回/顾

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

秋高气爽“趣”研学 苹果园里欢乐多

洛宁:“粮改饲”青贮玉米获丰收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excel如何设置固定列
天子(黄中支)香烟价格表(图片)
2025-10-20 16:22:49

友情链接